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因何不能全面实行
今年夏秋两季,我省遭遇罕见的干旱天气,加上冬季低温雨雪天气的提前到来,均对售电量快速增长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同时,在天然气供应方面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天然气消费远远快于GDP增速,使其国民经济和一次能源结构中的地位逐步提高。
由于国内天然气生产量极少,日本天然气消费量几乎都需要通过进口LNG来满足。11月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因气温骤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天然气供需不平衡现象,把天然气的发展问题,又一次提到议事日程。20世纪60年代,天然气需求的快速增长和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勘探发现。日本的天然气快速发展期持续了约30年,前15年时间,日本的石油消费比例下降了13个百分点,天然气贡献了其中的50%。这一背景下,日本天然气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天然气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重视。这期间,政府全面控制气价,气价不到油价的15%,天然气消费每年增加53亿立方米。对此,在中国社科院工作的李先生有着自己的理解:水价应该调整,但不能一谈改革,就该百姓掏钱。
至于居民用电阶梯式电价何时实施?发展改革委价格司负责人说,这将由各地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充分论证后,提出可操作的方案,并严格履行听证程序后实施。电价改革被业界认为是利益链较长、涉及面最广的一项改革。即将过去的2009年,除了食品价格上涨,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水、电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也借资源价格改革展开新一轮上调。显然,理顺价格体系、逐步市场化将是改革主调,是大势所趋。
有关专家认为,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加强对农民的信息指导,扶植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帮助农民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进入12月份,哈尔滨、北京、济南等城市的水价听证会也纷纷召开。
2010年政府将积极稳妥地推进价格改革,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发展改革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12月14日表示,近期部分城市调整城市供水价格,重点是解决污水处理费偏低问题,水资源稀缺程度逐渐显现,也是水价调整的重要因素。今年11月,发展改革委宣布自11月20日起,全国非居民用电价格每千瓦时平均提高2.8分钱。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部分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有什么深层原因?2010年相关生活必需品价格走势又将如何?食品价格上涨可控 百姓生活不会受太大影响2009年末,大蒜上演了一场疯狂的价格传奇。
兰州市水价听证代表何文盛的话很有代表性,他无奈地对记者说:我面对的是‘涨多少的选择题,而不是‘涨不涨的判断题。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彭森最近表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出现许多新变化,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日益复杂,价格异常波动的可能性增加。越改越涨并非改革本意,该如何寻找公用事业与市场开放的改革平衡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巡视员张悦表示:水务改革,不是政府卸责,更不是政府借‘水生财。价格改革并非就是涨价,而是改革不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使其真正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
随着我国农产品价格迅速上涨,通胀预期逐渐增强。回顾从政策性低价到市场化计价的历程,水务企业似乎总也摆脱不了水价越涨,企业越亏损的怪圈。
这一扔,击中了当下一些城市水价调整制度的软肋:水价上涨如何让百姓更多理解与信服?今年以来,天津、上海、南京、广州、兰州等众多城市调整水价,其中居民自来水价格平均上调约18%,污水处理费标准平均上调约25%。水价听证此起彼伏 质疑声中推进改革12月8日,哈尔滨市水价听证会上,59岁的听证代表刘天晓,因反对涨价却得不到发言机会,愤怒地扔掷矿泉水瓶。
从供电成本的角度看,我国现行居民电价是偏低的。据了解,食品类价格占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的权重约为三分之一。王永治表示,应坚决防止借价格改革损害老百姓利益的种种做法。廉价计划电正远去 资源价改步入深化期周末,北京西城区的胡先生来到灯具市场,把家中所有的灯全部换成节能灯。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大多数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还是属于恢复性回调,不会影响大局。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表示,由于我国粮食连续6年丰收,库存充裕,加之生猪总体上供大于求,农产品价格明年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很小,这些有利于保持明年物价的基本稳定。
但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尤其是石油价格上涨,对化肥、农药、农用塑料薄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将形成较大的上涨压力,也可能会反映到粮食价格上。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王小广直言,电价改革中,可见政府借应对危机和物价低位,将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表示。但在一些城市,听证会却频受质疑。
发展改革委价格司负责人说。供水改革要加大政府公益性投入,要引入多元投资运营主体,降低成本,改善服务,让群众得到实惠。
我更希望看到清晰的水价成本,看到改革后的水质提高。据记者调查,目前政府部门进行水价管制的依据,主要靠供水企业提供的成本资料。记者采访发现,这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有利于农民增收,但更多的利润被中间商拿走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也表示,近期国际油价处在震荡趋势,而目前国内的油价水平已经较高,综合国际国内情况来看,油价调整有可能延迟至元旦之后。
油价调价或延迟至明年按照22个工作日计算,理论上12月成品油调价的时间窗口应该是12月9日。天富期货赵国域博士表示,近期原油上涨主要包括两方面原因,一是近期美国原油库存大幅减少,同时技术层面严重超跌。
但是成品油的世界并非风平浪静。对此,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表示,目前该机制确实正在酝酿中,但能否实施等具体情况仍是变数。
而且缩短22个工作日的调价间隔,并不能解决国内成品油所面临的所有问题,只有将成品油的市场主体多样化,才有可能改善目前的现状。据悉,调整的初衷是避免目前出现的国内成品油价变动比国际油价变动慢半拍的情况。
缩短调价间隔还在酝酿近日,有消息称,我国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正酝酿调整,调整的核心内容是缩短22个工作日的调价间隔。国际油价近期震荡偏弱12月14日美原油连收盘69.55美元/桶,结束了9个工作日的下跌。对于国际原油的近期走势,他表示,从技术上原油仍然处于反弹的过程之中,但是如果美元汇率继续上涨的话,那么原油将很难继续大幅上涨。12月15日开始,美原油连开始震荡上涨,截至21日16时30分,美原油连的成交价为74.63美元/桶。
对此,韩晓平表示,对于成品油调价间隔具体缩短为多少个工作日,目前尚未确定。对此,长春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目前长春市成品油批发价和零售价并未出现任何波动。
有消息称,国内油价机制正酝酿调整,或缩短22个工作日的调价间隔。年底之前油价将维持区间震荡,甚至偏弱走势。
成品油22天的调价窗口已过十余天,油价一直没有变动。我国的成品油市场需要同国际接轨的不应该只是油价,更应该接轨的是市场机制。
最新留言